

在清朝道光咸豐年間,牛樹梅先生擔任寧遠府知府,為官清廉勤慎,政績顯赫,民眾一致稱頌。忽然有一天發生了大地震,全城房屋倒塌,死傷人數無算,府衙也損毀多處。先生的兒子不幸遇難,他自己的腿腳也受傷了,行走很不方便。
他感到很憤懣,就寫了一篇疏文來質問府城隍爺,大意是指責城隍爺享受萬民香火,卻不加以保護。全城這么大,難道都是惡人嗎?就連自身為官,也是問心無愧,而兒子竟然死了,自己也受了傷。難道真的是天道不足憑信,神明鑒察也有差錯嗎?
到了夜里,先生夢見城隍爺請他前去,按照賓主之禮坐下,對他說:先生以文字相指責,理直氣壯,可惜不能明了鬼神之道,所以請君前來一談,以解釋猜疑誹謗。凡是浩劫之成,都是由于眾人積孽所導致的,絕非偶然。此次地震災難,冥冥之中已經進行了五十年的調查、記錄,凡是不應遭受災禍的,都已移到別處,如果是近期造下新的罪孽的,又將其移過來,即便是臨時也會有出入變化,絕不會漫不加察,置人民生命于不顧。
先生說:既然如此,難道全城中竟然沒有一個好人?我和我兒子也要遭到罪譴嗎?
城隍爺說:還有三戶人家,確實難以在短期內遷走,現在都安然無恙。一家是某街的節婦,三世孀居,撫養一個小孫子;一家是某郎中,生平不賣假藥,有請他看病的,即使是深夜下雨、道路泥濘,也即刻前去,盡心療治;一家是賣油糍的老婦人和她的小孫子,全都沒有遇難。先生回去查訪就能找到,不會欺騙于你。先生的兒子前生孽重,是無法逃免的。就連先生本來也在劫數之內,但因居官廉慎,所以得以從寬,只是傷了腿腳??傊?神天賞罰,慎之又慎,決不偏私。既無無妄之災,亦無幸免之理。先生勉力做個好官,將來會升到按察使的官職。
先生辭謝,并致以歉意。醒后到處查訪,果然找到了節婦和郎中,都是全家安然無恙,只不過因房屋矮小,被兩側的房屋遮擋住,所以沒有發現。只有賣油糍的老婦人,經過多次查找,才在房屋椽子支撐形成的角落里發現。
向她詢問,說平時在這里做生意,凡是遇到老弱殘疾的,即使錢不夠也賣給他們,偶爾也會施舍,不要一文錢。在地震前一兩天,買油糍的人忽然增多起來,供不應求,于是帶著她的小孫子夜里做油糍以備出售。地震發生后,祖孫二人被蓋在倒塌的房屋下三天,就用油糍充饑,因為壓力太大自己無法出去,沒想到現在得以重見天日。
先生大為驚奇,從此以后深信鬼神承負的道理,更加勉力做好官,后來果然升職為四川按察使。這則故事讓我們領略了天地鬼神、因緣報應的神奇可畏,實在是不可思議。為了驗證這則故事的真實性,筆者特地作了一些考證。
關于牛樹梅,歷史上確有其人。牛樹梅(1791~1875),字雪樵,號省齋,甘肅通渭人,道光二十一年進士,曾任四川彰明縣(今江油市)知縣、茂州直隸州知州、寧遠知府、四川按察使等職。
《清史稿》稱其決獄明慎,民隱無不達,咸愛戴之,當地百姓稱之為牛青天,還為他修建了一座德政坊,此牌坊目前尚存,位于今四川江油市青蓮鎮,距今已有150余年的歷史。牛樹梅于道光二十八年(1848)擔任寧遠府知府,當時的寧遠府屬四川省管轄,府治西昌(今四川省西昌市,為涼山彝族自治州政府駐地)。
關于此次地震,正是發生于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日(1850年9月12日)夜間的西昌大地震,震級約7.5級。據《清史稿》載:尋署寧遠知府。地大震,全城陷沒,死傷甚眾。樹梅壓于土,獲生。蜀人謂天留牛青天以勸善。樹梅自咎德薄,不能庇民,益修省。所以賑恤災黎甚厚,民愈戴之。
當時的四川總督徐澤醇在向清廷呈遞的奏稿中說:接據署西昌縣知縣鳴謙奏稱:八月初七日夜亥刻,縣城忽然地震,簸搖動蕩,屋宇倒坍。闔城號呼鼎沸,因黑夜霖雨,無從往救。及至天明,遍城木石倒塞,不辨街巷、廟宇、城樓、文武衙署及監獄、倉庫盡行倒軍民被壓身死者不計其數。
牛樹梅本人也寫了一首《西昌地震紀變》詩,描繪了大地震后的情形:坤維夜半走奔雷,山岳震蕩海波頹。床榻如舞人如簸,萬家棟屋枯葉摧,遲明一望滿城平,欲辨街衙誰能曉。位于瀘山的西昌地震碑林對此次地震亦有詳細記載。
由此可見,此事人物、時間、地點、事件均確鑿無疑,絕非杜撰。
本人致力于傳播風水正能量。為了傳播風水正能量,我都會毫不藏私的,將風水中的基礎知識講解給大家,特別是現代建筑中的家居風水學,希望我的每個讀者都能學到辨別真假風水知識的能力,以及學到辨別真假風水師的能力。
地 址:廣西南寧中海九璽14棟1001
服務熱線:18977788314
